导语:由于胆囊萎缩、囊壁增厚、内含胆结石、胆囊功能不良等病理改变,导致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往往是由长期发生胆囊结石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导致的。它的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常见的是右上腹不舒服或右上腹痛,也可能是急性发作。有明显临床症状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一般进行胆囊切除术。慢性胆囊炎一般预后较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01慢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及症状表现

1、病因概述

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囊结石,如果合并感染、胆囊缺血、胆囊代谢障碍等都会导致胆囊炎。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血症等都会增加患本病的危险。

2、基础病因

(1)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细菌感染:胆囊或胆管发生结石嵌顿、阻塞时,可发生肠源性细菌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来自肠道,其致病菌种类与肠道细菌基本相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胆囊结石:90%~95%的慢性胆囊炎都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致。胆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结石会导致胆囊管反复阻塞,引起胆囊粘膜损伤,引起胆囊粘膜的炎症反应、癜痕形成及胆囊功能障碍。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感染:有些慢性胆囊炎是由寄生虫、蛔虫、梨形鞭毛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

胆囊缺血:大型非胆道手术、胆囊壁血管病变、严重创伤等重大疾病都会造成胆囊黏膜长期缺血、坏死。

代谢因素:某些原因导致胆汁酸代谢紊乱,长期胆盐的化学刺激、胰液反流也会导致化学性慢性胆囊炎症。

3、危害因素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低盐、高能量的饮食能提高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有利于结石的形成,从而增加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2)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胆囊结石,如头孢曲松、避孕药等,从而增加了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3)体重

体内脂肪迅速减少,如果不合理的减肥方法、肥胖等都容易导致胆囊结石形成,发生慢性胆囊炎的风险也会增加。

(4)性别: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5)年龄:在50岁左右是慢性胆囊炎的发病高峰。

(6)疾病:患有慢性胆囊炎的几率会增高,比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7)激素: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或怀孕后,会增加患上慢性胆囊炎的风险。

4、症状概述

大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无明显症状,约70%无症状患者为无症状。临床表现以右上腹痛、胆绞痛、嗳气、恶心等胆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主。

5、特殊症状

(1)右上腹痛

急性胆囊炎患者较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或右上腹痛,其发作常与油腻的饮食、高蛋白饮食有关。

(2)胆绞痛

少部分病人可发生胆绞痛,由胆囊颈部嵌顿或胆囊管诱发胆囊、胆道平滑肌和Oddi括约肌痉挛所致,表现为右上腹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3)胆源性消化不良:长期胆囊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

6、并发症

(1)急性胆囊炎

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相应的急性胆囊炎表现。如果突然出现右上腹持续剧烈疼痛,并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

(2)急性胰腺炎

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时,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如果急性发作时持续的上腹部剧烈疼痛,身体前倾或蜷曲可以缓解疼痛,而平躺则会加重疼痛。还有可能会出现少尿、意识模糊等症状。

(3)米里兹氏综合征

米里兹氏综合征是因为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内嵌或其他良性疾病压迫或炎症而诱发的肝总管阻塞,以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表现为寒战、高热、尿黄、皮肤瘙痒、腹痛等。

02病人患病后应做好各项检查,明确病情

1、预期检验

病人出现右上腹痛、腹胀时,应及时就医。在就诊之后,医生会先给病人做体检,看有没有异常体征。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做血常规、血生化、X线、腹部超声、内镜超声、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2、身体检查: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都不会有阳性体征,少数体格检查可发现右上腹压痛或叩痛。

3、实验检验

(1)血常规:病人有无感染、贫血等症状,可以通过血球计数来判断。

(2)血液生化:帮助认识肝肾功能损害的原因。

4、影像学检查

(1)X线:一般腹部X线平片可以发现部分钙化的结石影。对胆囊大小有帮助,但目前基本不使用。

(2)腹部超声

腹腔超声检查是诊断慢性胆囊炎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发生胆囊炎时,腹部超声检查以胆囊壁增厚为主,出现毛糙现象,如合并胆囊结石,则会出现强回声及胆囊内的声音;胆囊内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胆囊内出现层状低回声、胆囊内胆汁淤积物的影像表现。

(3)超声内镜

腹部超声对胆囊微小结石的检出率较高,未被发现。本组报告腹部超声阴性的胆绞痛患者再次行内镜超声检查,52.4%可发现胆囊结石。

(4)CT:CT能很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但是X线检查不出结石阴性。

(5)MRI

MRI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优于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5、分析原理

吃油腻饮食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并结合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确诊时,医生需要与胆囊胆固醇沉积症及胆囊腺肌增生等疾病进行鉴别。

6、区别诊断

(1)胆囊胆固醇沉积

本病为胆囊内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约半数以上胆固醇沉积症伴有胆固醇结石。胆囊粘膜的形态与草莓相似,临床上又称“草莓样胆囊”。

(2)胆囊腺肌增生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胆囊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过度增生、肌层增厚。一般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与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上腹胀,常有右上腹隐痛。两种方法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结语:慢性胆囊炎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它的疗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性以及治疗是否及时、积极。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完全治愈。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出现各种并发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hm.com//kcyzz/15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