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外伤

创伤的基本知识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一、创伤止血技术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因此,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有效地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然而,现场救护条件较差,要想做到既能有效止血,又能因地制宜就便取材,而且使用的止血方法又不会伤及肢体,平时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一旦遇到伤病人时,就能在现场井井有条地实施救护。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

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跌、撞、挤、挫伤可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称皮下出血)。内脏损伤出血(称内出血),外表看不见,出血量往往较大,因而极其危险。血液从伤口流出体外,称外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根据血管损伤种类,外出血又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一、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以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操作要求:

1、压迫点要准确;

、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

3、压迫时间限定在10~15分钟内

常用四个压迫点

1、颞浅动脉压迫点:头顶、额部大出血

、肱动脉压迫点:前臂及手大出血

3、桡、尺动脉压迫点:腕和手大出血

4、股动脉压迫点:下肢大出血

二、直接压迫止血

敷料

敷料由沙布包裹棉花而成,是直接盖在伤口上,用于止血、包扎的无菌物品。

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敷料,可使用任何干净、吸水透气、无绒毛的材料作临时敷料。如折叠手帕的里层、刚刚洗好的毛巾、折叠的纸巾等。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直接)

1、检查伤口:掀开衣服时动作要轻

、盖上敷料:面积超出伤口3厘米

3、压迫伤口:均匀、持续5~15分钟

4、抬高肢体:高于伤者心脏位置

5、加压包扎:渗血多时加盖敷料

6、检查血运:观察手指、足趾和脉搏

四、止血带止血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

操作要点:

1、肢体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或大腿中上段

、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

3、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50分钟要放松3—5分钟

4、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种止血方法。

.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动脉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止血。

3.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放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4.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二、包扎技术

概述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伤以后,如果没有条件做到清创手术,在现场要先进行包扎。

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减轻疼痛;

4、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包扎材料:

有创口贴、尼龙网套、三角巾、弹力绷带、纱布绷带、胶条及就便器材如毛巾、头巾、干净的衣物、毛巾、床单、领带等。

1、绷带:包扎面积小,缠扎费时,主要用于四肢、额及颈部小面积伤口。

、三角巾:包扎面积大,使用方便,适用于躯干、四肢等部位的较大创面。

包扎要点: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三、开放伤的现场处理

概述:

开放伤口不仅有出血,也可有细菌、异物进入伤口,引起感染。血管、神经、骨骼甚至内脏会通过开放伤口外露,这些都需要得到现场的及时处理。

伤口处理的目的:

1、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3、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开放伤操作要点:

1、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3、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4、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

5、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手指离断伤:

1、立即掐住伤指根部两侧防止出血过多。

、然后用回反式绷带包扎手指残端。不要用绳索、布条捆扎手指,以免加重手指损伤或造成手指缺血坏死。

3、离断的手指要用洁净物品如手帕、毛巾等包好。外套塑料袋或装入小瓶中。

4、将装有离断手指的塑料袋或小瓶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无冰块可用冰棍代替。

5、不要将离断手指直接放入水中或冰中,以免影响手指再植成活率(图)

肢体离断伤:

现场首先要止血,一般要上止血带。

离断的肢体用干净布料包好,外套一层塑料袋,放在装满冰块的塑料袋或冰壶中,医院。

四、现场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概述

目的:

1、减轻病人疼痛;

、减少出血和肿胀;

3、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和神经;

4、防止闭合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判断:

(一)疼痛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

(二)肿胀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三)畸形骨折时肢体会发生畸形,呈现短缩、弯曲或者转向。(四)功能障碍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五)循环、神经损伤的检查上肢损伤检查桡动脉有否搏动,下肢损伤检查足背动脉有否搏动;触压伤病人的手指或足趾,询问有何感觉,手指或足趾能否自主活动。

固定原则:

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3、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4、夹板长度与宽度尽可能与伤肢相称,长度要超过上下两关节。

5、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压伤。

6、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7、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8、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固定四肢时,如肢体出现肿胀、剧痛、麻木、发凉、苍白或青紫时,说明固定太紧,必须立即松解。

9、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10、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11、预防休克。

五、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

一、木(夹)板固定

1.两块木板,置于伤肢两侧。

.木板与皮肤之间加入衬垫。

3.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两端。

4.屈肘悬吊。

5.露出指甲检查血运。

二、杂志固定方法

1.用杂志或书本垫于前臂下方,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

.用布带捆绑固定。

3.屈肘位于大悬带内。

4.露出指甲检查血运。

下肢股骨干骨折:

1.两块长木板,置于伤肢内(短)、外(长)两侧。

.加衬垫。

3.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两端)。

4.用“8”字法固定足踝。

5.露出趾端检查血运。

健肢固定:

1.用布带将两下肢四处固定在一起。

.两腿之间加衬垫。

3.用“8”字固定足踝。

4.露出趾端检查血运。

六、创伤的搬运护送

目的:

1、使受伤病人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尽快使伤病人获得专业医疗;

3、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操作要点:

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怀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行站立。

3、怀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4、譬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严重创伤伤员的搬运步骤。

脊柱骨折搬运:

1、调整位置:小心调整头部位置,使头、颈、胸均处在同一直线上。

、固定颈部:保持头部稳定,用自制的颈圈或砂包固定颈部,然后开始急救。

3、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

4、平抬平搬:应有4人配合,一人抱住病人头部两侧,另外三人在病人的同一侧,双手平伸到对侧,平稳地将伤员抬起。

5、固定脊柱:将伤员放于长木板上,并用布带等捆绑在长木板上,再抬送搬运。

第二节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一、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肝炎(如甲肝、戊肝)等疾病,往往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这些疾病,有的是病毒引起,有的是细菌引起;共同特点是:都有传染性,病原体通过饮食、饮水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三、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

1、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有的病情凶险,特别是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称之为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故要及时就诊。

、霍乱:霍乱弧菌所致,经饮用水传播是其重要的途径。河水、井水、池塘水、泉水与自来水均可经地面或地下受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而成为传播媒介。病人可出现无痛性腹泻、呕吐、“淘米水”样大便、脱水等。如不治疗,迅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等医

3、伤寒副伤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8-10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常以青壮年、学生为主。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体温在发病后第5-7日可达39-40℃,在病程第二周可见玫瑰疹。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4、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等。

5、感染性腹泻: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

四、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五、性传播疾病

1.概述

(1)概念及范围

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其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以在泌尿生殖器官上发生病变,而且还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液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器官。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简称为“性病”,传统中医学称之为“花柳病”、“杨梅疮”。

性病有经典性病和现代性病之分,经典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凡与性行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称为性传播疾病(即现代性病),除包括上述5种经典性病外,还包括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艾滋病、生殖器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阴虱病、疥疮、乙型肝炎、和股癣等30余种可由性接触传播的疾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8种必须上报的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艾滋病。为了更好的涵盖那些无症状的感染,年WHO建议将STDs改为STI(性传播感染),已经得到学术界和公共出版物的广泛采用。

STD病原体有多种多样,包括螺旋体、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原虫及寄生虫等.

()流行特征

性传播疾病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病,其发病、流行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近0年来性传播疾病的流行逐渐呈现范围扩大、发病年龄降低和严重程度加重的态势,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严峻公共健康问题。

性传播疾病增加的原因:各种疾病对抗生素抗性增强,耐药株不断产生,给治疗带来困难;女性性传播疾病增加;持久性性病增加,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传播疾病感染危险性除了女性性工作者,向普通人群中传播并有扩大。

性传播疾病的变化:高收入阶层发病率下降,普通阶层发病率增加;大城市发病率下降,中小城市发病率增加;性传播疾病正从城市走向农村,农村发病率增多;儿童发病率增多。

近年来性行为多样化的改变,如口交、肛交的普遍以及同性恋的流行,促进了性病的内容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病原微生物感染部位在口腔、肛门等处出现,促使了第二代性病(现代性病)的兴起。第一代性病(经典性病)以较大的微生物为主,如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对抗生素敏感,防治容易。第二代性病以病毒、衣原体等微小病原体为主,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无论在传播方式以及防治方面均无上策,从而给控制疾病流行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无症状和轻微症状的病例有所增加,又是现代性病的一大特点,使感染不断扩大。

表1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与病种

病原分类

病原体

病种

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梅毒

细菌

淋病双球菌

淋病

杜克雷嗜血杆菌

软下疳

肉芽肿荚膜杆菌

腹股沟肉芽肿

真菌

白色念球菌

外阴、阴道念球菌病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I型、II型)

生殖器疱疹

人类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传染性软疣病毒

传染性软疣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型、B型、C型肝炎病毒

甲型、乙型、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非淋病性尿道炎

人型肺炎支原体

宫颈炎、盆腔炎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L1-L3型)

性病淋巴肉芽肿

沙眼衣原体(B-K型)

非淋病性尿道炎、宫颈炎

原虫

溶组织阿米巴

阿米巴痢疾

滴虫

滴虫病

寄生虫

疥螨

疥疮

阴虱

阴虱病

(3)传播途径

分为性接触传播和非性接触传播

(1)性接触传播: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

原因:当性病患者与非性病患者进行性接触时,性接触的一方已有足够数量的病原体,另一方的皮肤粘膜可能直接接触到病原体;性交的摩擦形成皮肤粘膜的损伤(可以是肉眼难以发现的损伤),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过度性交,机体抵抗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由于生理解剖差异,男女感染性病的几率是不一样的。比如,女性感染淋病的危险大于男性,通过一次性交,女性可有60%的被感染几率,而男性只有0%。

()非性接触传播:

A,母婴垂直传播:通过宫内、产道、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B,医源性感染:多通过受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C,其他间接途径:接触患者的衣物、便器,以及媒介昆虫等也可能受感染。

(4)危害

性病的危害是很大的,也是很广的。首先它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一般讲患性病后,首先出现泌尿、生殖器的不适,如淋病的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溢脓;梅毒的硬下疳;生殖器疱疹的阴部溃疡、糜烂及疼痛。除泌尿生殖器的不适外,常常引起内生殖器的病变,如合并附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引起不孕不育。此外,性病的感染尚可引起全身的不适,如梅毒的心血管、神经损害;生殖器疱疹的脑膜炎、心肌炎;淋病的关节炎、腹膜炎等。

总之,性传播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不育症、生殖器畸形或毁损、毁容、及特征性后遗症。

(5)治疗与预防

A、治疗

性病是多病原体的一组传染病,不能用一个难或易来说明其治疗效果。有一些治疗效果良好,有一些则缺乏有效治疗。

相对而言,在诊断、治疗正确的情况下,淋病、软下疳、早期梅毒治疗效果良好,大部分可一次或多次给药而治愈。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治疗时间较长,但绝大部分可以痊愈,而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则缺乏根治的手段。只能部分控制其发展或症状。

B、预防

性病的发生流行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性病的预防要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考虑:

社会预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净化社会空气,铲除滋生性病艾滋病的土壤。坚决取缔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和淫秽书刊出版物,加强健康教育,使人们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保护自己免于感染,并预防感染他人。

个人预防:

·尽可能避免非婚性行为;

·采取安全性行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包皮过长者可做包皮环切,预防感染;

·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时,要确认所用的血液及血制品已经过艾滋病方面的检测;

·有溃疡、皮疹等可疑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不留后患;

·配偶得性病医院检查,治疗期间最好不过性生活,需要时使用安全套;

·一般日常生活不会传染性病,但应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晒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他人的衣物混洗,大人、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擦洗等;

·如果考虑结婚、怀孕问题,最好等完全治愈后,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再做考虑。

(6)理解性病的几个要点

·性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全身性疾病;

·性病不是指生殖泌尿系统的全部疾病;

·性病不包括性功能障碍;

·性接触不仅仅是指性交,其它如肛交、口交、接吻等也是叫性接触;

·性病不是全部由性接触传染的;

·性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常见性传播疾病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的传染病。按其病原分型,目前至少有甲(A)、乙(B)、丙(C)、丁(D)和戊(E)五型。从流行病学及预后方面,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传播,有秀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一般不转变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于转变为慢性。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根据肝脏病变性质、轻重和病程经过,将其分为急性、慢性、重症和淤胆型肝炎等加大类。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肝炎是种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脏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如HBV标志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等组织中找到。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一般采取综合疗法,绝大多数肝炎病人都可恢复健康。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适当辅以药物,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各型肝炎治疗方法如下:

急性肝炎:本病为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采取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能自愈。

慢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少物效治疗方法。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肝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故应用抗病毒药物,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肝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可能起一定作用。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对乙型和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肤试验,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1人1针1管。对带血清的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血液制品应予严格检测,如HBV标志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对与急性起病的甲型肝炎病人接触的易感人群,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有相当保护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应在接触后7天内注射)。

(2)梅毒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粘膜,晚期除皮肤粘膜受损外,特别易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还通过胎盘传染胎儿,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梅毒。

(一)后天梅毒

1.硬下疳(一期梅毒)

(1)潜伏期:3~4周。

()好发部位:90%发生在外生殖器。男性的冠状沟、包皮及系带。(同性恋常见肛门、直肠)。女性的大小阴唇、宫颈、阴唇系带等处。

(3)皮损特征:初起为丘疹后成硬结,约1~cm大,中等硬,不痛不痒,破溃后形成境界清楚肉红色创面,附有胶水样物。多数为单发。经3~4周可自愈。

(4)其它:硬下疳出现1~周,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痛热表现。~3周后血清梅毒试验阳性。暗视野查到梅毒螺旋体。

.二期梅毒

(1)发疹时间:感染后8~1周。

()前驱症状:发热、乏力、头痛、关节酸疼及咽痛。

(3)皮疹特点:玫瑰疹、环行疹、丘脓疱疹、脓疱疹、扁平湿疣。损害数目多,稠密而不融合,对称分布。而二期复发梅毒疹数目较少,皮疹较大,形态奇异,不对称分布。

(4)其它损害:梅毒性脱发、梅毒性白斑、梅毒性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暗视野查到螺旋体。梅毒血清学强阳性。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发生感染年后。皮损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还有骨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

以上一、二期为早期梅毒,传染性大。晚期基本上无传染性。

(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妊娠4个月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给胎儿。岁内为早期先天梅毒。超过岁为晚期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出生3周后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松弛,似老人貌。有水疱、扁平湿疣、口角与肛周呈放射状皲裂。梅毒性鼻炎、软骨炎、骨膜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晚期先天梅毒: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马鞍鼻、马刀胫、赫秦生(Hut-Chinson)齿、实质性角膜炎等。

(一)原则

1.必须明确诊断,早期、足量、规则治疗。

.性伴必须同时接受诊治。

3.治疗后严格定期追踪观察。

4.晚期梅毒,应先预备治疗

(一)目的

1.早期梅毒要求杀灭体内梅毒螺旋体,消除传染性,预防复发和发生晚期梅毒,力争血清转阴。

.晚期梅毒要求损害消失,功能恢复,防止发生心血管及神经梅毒。如有心血管神经梅毒,应会同有关科室慎重驱梅治疗。不要求血清转阴。

3.潜伏梅毒治疗目的是防止晚期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要求短期内阴转。

(三)治疗用药: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或强力霉素。

对早期梅毒患者及时充分治疗,可治愈。三期梅毒出现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损害,预后较差。

(3)淋病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临床以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和尿道口溢脓为其主要特征。

1.病史:多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7天。

.临床特征

⑴急性期:主要为前尿道炎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痛和尿道溢脓。女性还有下腹痛和脓性白带。

⑵慢性期:主要为后尿道炎症状。如前列腺炎、付睾炎或精囊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甚至盆腔炎等。

两杯尿试验:第一杯尿浑浊为前尿道炎,两杯尿均浑浊则为后尿道炎。

⑶尿道或宫颈分泌物、前列腺按摩液涂片或培养可查到淋球菌。

(一)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足量、规则用药。性伴侣同时治疗。同时注意有无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其他STD。

(二)治疗用药:我国耐青霉素淋球菌株(PPNG)感染已超过5%,青霉素不宜作首选药。如无PPNG流行,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

急性期及时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治疗不彻底,可导致不育、宫外孕、尿道狭窄、盆腔炎及播散性淋病。

(4)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是指有尿道炎症状,但尿道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的一类疾病。通过性交感染各种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真菌、滴虫等。

1.潜伏期:10~1天,有不洁性交史。

.临床表现: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疼痛,少数有尿频尿急。女性自觉症状不明显。合并症有附睾炎、前列腺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并可导致不育。男性有尿道粘液脓性分泌物,尿道口发红;女性阴道白带多,下腹疼痛,宫颈水肿,有粘液脓性分泌物。

3.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涂片,在高倍镜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而淋菌镜检和培养检查为阴性。

应与淋病、非特异性尿道炎等鉴别。

1.淋病:潜伏期~7天,尿道炎症状明显,尿道溢脓,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淋球菌阳性。

.非特异性尿道炎:多为继发性感染,与性接触无关,分泌物细菌培养可鉴别。

二甲胺四环素(minocline,商品名美满霉素)或阿齐红霉素。孕妇选用红霉素。对复发病人可选用氟嗪酸、强力霉素。

避免婚外性行为,对性伴同时进行治疗。对淋病患者同时应用二甲胺四环素或阿齐红霉素治疗。

(5)软下疳

软下疳(chancroid)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生殖器痛性溃疡,伴股部淋巴结肿大的性传播疾病。

1.潜伏期:1~6天,平均~3天。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部位:阴茎冠状沟、包皮、龟头、大小阴唇、宫颈和肛门。

3.皮损特征:初为炎性丘疹,经1~天后变成脓疱,破溃后形成痛性溃疡,边缘呈锯齿状,基底有污秽脓性分泌物,周围有炎性红晕。

4.淋巴结炎:发病周后,30%伴有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称软下疳横痃。愈后留有瘢痕。

5.溃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短棒状链杆菌。

应与硬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鉴别。

1.硬下疳:潜伏期3~4周,损害质硬而不痛,分泌物暗视野检查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淋巴结多双侧肿大,发生于初疮愈合后,无触痛,可形成多房性脓肿和瘘管,晚期发生橡皮肿和肛周直肠综合征。

红霉素片、环丙诺氟沙星、头孢三嗪、阿齐霉素,局部治疗以杀菌清洁为原则。淋巴结肿大不宜切开。但可抽吸脓液后再注射抗生素。

软下疳不经治疗的自然病程可持续数月,小皮损在~4周愈,但可发生尿道瘘、尿道狭窄和阴囊阴唇橡皮肿。

(6)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venereum)亦称第四性病(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生殖器初疮,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脓和晚期生殖器橡皮肿或直肠狭窄。

1.潜伏期:5~1天,有不洁性交史。

.好发部位:包皮、冠状沟、阴唇、宫颈等处。为无痛性的丘疹、水疱或溃疡,约一周左右愈合。

3.淋巴结病:初疮发生1~周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呈沟槽状,破溃后形成多个瘘管。

4.晚期生殖器橡皮肿或直肠狭窄,感染后经1~年发生。

5.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甲胺四环素、红霉素、阿齐霉素、复方新诺明

.局部治疗:以杀菌、抽吸脓液为原则,不宜切开排脓。直肠狭窄行扩张术。严重橡皮肿可手术切除。

本病可导致多发性瘘管,外阴橡皮肿和直肠狭窄。

(7)腹股沟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inguinate)是由肉芽肿荚膜杆菌通过性交传染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外阴部、腹股沟和肛周等处发生无痛性软溃疡,易出血,淋巴结肿大。

1.潜伏期:1~40天,多数于性接触后30天发病。

.损害部位:外生殖器、会阴、肛周及腹股沟。

3.损害特征:单个或多个皮下结节,破溃后呈牛肉色溃疡,易出血、无痛、边缘呈卷边状,附近淋巴结不肿大。

4.后遗症:外生殖器假性橡皮肿病及残毁。

应与扁平湿疣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鉴别。

1.扁平湿疣:系二期梅毒,皮损呈扁平或分叶状的疣状损害,分泌物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原发损害为浅而小的溃疡,愈合较快。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破溃,形成瘘管。衣原体补体试验1:64有诊断意义。

复方新诺明片或红霉素片

病程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形成持久瘘管及瘢痕,淋巴管受堵发生外生殖器假橡皮肿,亦可引起癌变及外生殖器残毁。

(8)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又名尖圭湿疣、性病疣。系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肛门等处的乳头瘤样增生。

1.潜伏期:1~6个月,通常为3个月,多见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

.好发部位:龟头、冠状沟、包皮、包皮系带、尿道口、大小阴唇、肛门、会阴、宫颈等部位多见。近来来,发生口腔也不少见。

3.皮损特点:初为淡红色丘疹,渐渐增大,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可呈乳白色、污灰色、肉芽肿样。约70%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

应与鳞状细胞癌、鲍温样丘疹病、假性湿疣等鉴别。

1.假性湿疣:对称分布于小阴唇内侧,呈绒毛状或鱼籽状外观,为淡红色或灰黑色丘疹,表面光滑,醋白试验阴性。

.鲍温样丘疹病:皮损为斑疹,苔癣样或色素性丘疹、疣状,组织学类似鲍温病。

3.鳞状细胞癌:多见中年后,呈浸润性生长、质软,常形成溃疡,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可确诊。

目前以局部去除外生性疣为主,辅以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

治疗方法颇多,有效率在0%~90%之间,复发率高,皮损小而少的尖锐湿疣治疗成功率高。巨大尖锐湿疣有癌变倾向。

(9)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herpesgenital)是由单纯疱疹Ⅱ型病毒通过接触而传染的疾病。此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发热、劳累等因素下,易于发生。表现为群集丘疱疹,水疱、糜烂、灼热感。

1.潜伏期:原发性感染,的潜伏期3-9天,一般为3-5天。复发多有诱因,如发热、劳累及性生活过频。

.好发部位:龟头、包皮、宫颈及外阴部。男性同性恋可发于肛门和直肠。

3.皮损特点:红斑群集粟米大小之水疱,点状糜烂,灼热或瘙痒。病程1~周而自愈。

1.全身疗法:万乃洛韦、干扰素、病毒唑、聚肌胞。

.局部治疗:有糜烂渗液者可用10%醋酸铅液湿敷。1%喷昔洛韦乳膏外搽。

本病呈慢性复发过程,尚无根治方法。有宫颈癌病因和新生儿疱疹病的传染源的报导。

(10)阴道毛滴虫病

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表现为阴道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恶臭、外阴瘙痒。

1.潜伏期:一般4~7天,0%患者无症状。

.临床表现:

⑴女性: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臭味。排尿困难,性交疼痛,外阴瘙痒。

⑵男性:非特异性尿道炎。约5%~15%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所致。

⑶用涂片染色法,悬滴法或培养法可找到阴道毛滴虫。

应与细菌性阴道炎和生殖器念珠菌病鉴别。

1.细菌性阴道炎:由加特纳菌及其他厌氧菌所致,常在月经或性交后加重,阴道PH值大于4.5,并可找到线索细胞。

.生殖器念珠菌病:阴道粘膜见白色薄膜附着物,有白色或黄色凝乳状的渗出物,粘膜红肿、糜烂、剧烈瘙痒。龟头及冠状沟有浅红色糜烂,乳酪状斑及粟粒大的脓疱。分泌物镜检可找到孢子和假菌丝。

1.全身用药:甲硝唑。

.局部用药:0.5%乳酸或1:高锰酸钾冲洗后,把滴维净1片或甲硝唑1片塞入阴道后穹窿处。但甲硝唑局部用药效果欠佳,易复发。

3.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甲硝唑治愈率达95%。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可致不育。有人报导癌症发生率高于无滴虫妇女,因此应积极防治。

(11)阴虱

阴虱(pediculuspubis)由寄生在人体的虱叮咬皮肤后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虱在吸血的同时释放出唾液中毒汁,引起瘙痒,并传播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1.主要发生于阴部和肛周体毛上,多由性交传染。

.阴毛毛干上可找到虱和虱卵。

3.阴部皮肤瘙痒,可见丘疹,血痂。

4.病程久者可继发湿疹或毛囊炎。

1.剃除阴毛,外搽百部酊或疥得治膏。

.性伴侣或其成员如有相同疾患,应及时治疗。

3.内裤和被褥等应清洗消毒。

(1)生殖器念珠菌病

生殖器念珠菌病(genitalcandidiasis)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临床上表现外阴阴道炎和龟头炎。随着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本病日趋增多。

1.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⑴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为乳白色豆渣样或奶酪样,微带臭味。阴道粘膜红肿、糜烂,其上附有白色假膜。伴阴道灼热感或瘙痒。

⑵瘙痒:瘙痒明显,外阴红肿,可伴有排尿困难或性交疼痛等。

.念珠菌性龟头炎

⑴包皮及龟头出现弥漫性红斑,点状斑丘疹或丘疱疹,重者可糜烂,伴有刺痒。

⑵少数病例包皮龟头水肿,可见附有奶酪样斑片。

⑶尿道口舟状窝受累可有尿频尿急等前尿道炎症状。

3.真菌检查

分泌物直接镜检和培养,可发现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1.去除易感因素,夫妇同治。

.抗真菌药物,可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酚及大氟康等。但应注意肝功能。

3.局部可应用抗真菌外用制剂。如栓剂、霜剂、甘油制剂等。

4.反复发作者,可与免疫调节剂同时应用,如斯奇康、转移因子等。

5.注意清洁卫生,不使用公共浴盆、毛巾等。

(13)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和其他厌氧菌所致的一种炎症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稀少的一种疾病。

1.典型症状:分泌物轻中度增多,常在经期或性交后加重,瘙痒和灼热感比滴虫病和念珠菌病轻。约50%无症状。

.分泌物为灰色面糊样粘稠,具有鱼腥样臭味。胺试验可产生氨气味,为特异性的。

3.分泌物中可找到线索细胞,为上皮细胞表面附着大量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呈点彩状或颗粒状。

1.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体征,无症状者不需处理。甲硝唑、氨苄西林(属甲硝唑替代药)、氯洁霉素。

.局部可用1%乳酸或醋酸溶液阴道冲洗,恢复局部生理环境,抑制细菌生长。

3.定期用食用醋50ml加ml温热水清洗,可缓解症状和预防感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whm.com//kcywh/9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